[1] |
刘坤, 刘百麟, 邹恒光.
天基激光对GEO卫星的毁伤效能分析与启示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2, 39(5): 545-551.
doi: 10.12126/see.2022.05.015
|
[2] |
安继萍1, 李新洪1, 张治彬1, 张华2.
天基轻气炮发射清除低轨碎片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 35(1): 32-36.
doi: 10.12126/see.2018.01.006
|
[3] |
杨武霖, 陈川, 余谦, 龚自正.
天基激光驱动空间碎片降轨效果仿真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 35(3): 217-222.
doi: 10.12126/see.2018.03.003
|
[4] |
于锡峥, 周秀华, 刘卫, 王荣兰, 周炳红.
单次任务中主动清除多块碎片的仿真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 34(1): 15-20.
doi: 10.12126/see.2017.01.003
|
[5] |
郑正路, 赵婷, 杨飞, 焉宁, 唐超.
空间模拟碎片释放装置技术方案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 34(3): 301-305.
doi: 10.12126/see.2017.03.013
|
[6] |
张海峰1,2, 邓华荣1, 吴志波1,2, 汤凯1, 张忠萍1,2.
地基激光测距系统观测空间碎片进展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5): 457-462.
doi: 10.12126/see.2016.05.001
|
[7] |
杜刚, 何朔, 于海鹏.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空间碎片撞击模式识别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4): 357-360.
doi: 10.12126/see.2015.04.003
|
[8] |
贺卫东1,2, 党海燕2, 鲁志刚2, 许明艳2, 赵辉2.
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研究方案评述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2): 206-210.
doi: 10.12126/see.2015.02.012
|
[9] |
刘慧, 刘战捷.
空间无损检测技术评述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1): 108-113.
doi: 10.12126/see.2015.01.021
|
[10] |
.
天基激光清除空间碎片方案与可行性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4): 361-365.
doi: 10.12126/see.2015.04.004
|
[11] |
王浩, 黄小凯, 杨晓宁, 陈金明.
航天器电子产品加速试验技术现状及探讨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5): 509-514.
doi: 10.12126/see.2015.05.010
|
[12] |
沈自才, 闫德葵.
空间辐射环境工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4, 31(3): 229-240.
doi: 10.12126/see.2014.03.001
|
[13] |
师立侠, 罗克, 窦仁超, 冯琪.
航天器运输过程中诱发的动力学环境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 30(3): 250-255.
|
[14] |
卜珺珺, 曹 军, 杨晓林.
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评述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 28(6): 557-561.
|
[15] |
魏 强, 姜利祥, 刘 珊, 王 丹, 刘圣贤.
空间重离子辐照效应评述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 27(2): 148-152.
|
[16] |
童靖宇, 侯明强.
航天器空间碎片被动防护技术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8, 25(2): 101-105.
|
[17] |
范含林, 文耀普.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技术评述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7, 24(2): 63-68.
|
[18] |
张文兵.
地基模拟空间碎片速度测试技术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6, 23(3): 138-143.
|
[19] |
.
地基模拟空间碎片速度测试技术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6, 23(3): 138-142.
|
[20] |
.
激光驱动微小碎片技术可行性研究试验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2, 19(2): 5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