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网全文收录期刊
日本JST中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收录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庞世伟, 潘腾, 毛一岚, 李晓云, 张媚, 刘红雨, 王泽宇, 朱卫红.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引用本文: 庞世伟, 潘腾, 毛一岚, 李晓云, 张媚, 刘红雨, 王泽宇, 朱卫红.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Pang Shiwei,. Study and verification of micro-vibration test for a satellit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Citation: Pang Shiwei,. Study and verification of micro-vibration test for a satellit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V416.2

Study and verification of micro-vibration test for a satellite

计量
  • PDF下载量:  9362
  • 文章访问数:  8291
  • HTML全文浏览量:  9
文章相关
  • 中图分类号:  V416.2
  • 收稿日期:  2016-01-24
  • 修回日期:  2016-03-28
  • 刊出日期:  2016-08-25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 中图分类号: V416.2

摘要: 某型号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1 m,对成像质量要求很高。微振动成为制约该型号成像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完成微振动对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后,对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该卫星微振动试验按照单机、分系统、系统和大系统4个层次展开:单机级试验主要通过六分量力测量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分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结构加速度响应测量解决微振动传递特性是否正确的问题;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成像质量来验证微振动对光学系统影响的分析方法;大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在轨图像分析验证相关结论。上述试验对微振动从产生、传递到影响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微振动相关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图像质量得到保证。

English Abstract

庞世伟, 潘腾, 毛一岚, 李晓云, 张媚, 刘红雨, 王泽宇, 朱卫红.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引用本文: 庞世伟, 潘腾, 毛一岚, 李晓云, 张媚, 刘红雨, 王泽宇, 朱卫红.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J].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Pang Shiwei,. Study and verification of micro-vibration test for a satellit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Citation: Pang Shiwei,. Study and verification of micro-vibration test for a satellite[J].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2016, 33(3): 305-311. doi: 10.12126/see.2016.03.013
参考文献 (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