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珊珊, 陈丽, 张丽新, 裴佩, 代铭秋, 蒋茜.
组合热流模拟方法在某型号载荷真空热试验中的应用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 37(2): 148-153.
doi: 10.12126/see.2020.02.008
|
[2] |
尚坤, 李猛, 刘东岳.
模拟火星大气环境对典型柔性结构热防护特性的影响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 36(1): 15-21.
doi: 10.12126/see.2019.01.003
|
[3] |
韩继广, 陶晶亮, 盖照亮, 周国锋, 陈丽, 彭光东.
航天器热平衡试验用大面阵外热流动态模拟系统设计及应用验证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 36(5): 495-501.
doi: 10.12126/see.2019.05.014
|
[4] |
谢吉慧, 苏新明, 秦家勇, 袁伟峰, 吴星亮.
大型航天器与外热流模拟装置的数字化结构匹配方法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 35(3): 288-292.
doi: 10.12126/see.2018.03.015
|
[5] |
林博颖, 柳晓宁, 秦家勇, 李天水, 吕剑锋, 孙玉玮, 毕研强, 王晶, 郄殿福.
吸波外热流模拟装置等效热分析模型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 35(5): 409-413.
doi: 10.12126/see.2018.05.001
|
[6] |
孙宇, 刘高同, 顾志飞, 詹海洋.
热真空试验中的自校正PID控制策略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6, 33(3): 333-336.
doi: 10.12126/see.2016.03.018
|
[7] |
殷文华, 柳建华, 张良, 戚大威, 刘旗, 张美鑫.
模拟平流层环境的加载试验风洞测试与控制系统设计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1): 49-52.
doi: 10.12126/see.2015.01.009
|
[8] |
李日华, 袁伟峰, 高庆华, 裴一飞.
卫星真空热试验倾斜姿态模拟装置的设计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5): 554-559.
doi: 10.12126/see.2015.05.018
|
[9] |
刘金龙1, 郄殿福1,2, 裴一飞1, 陶涛1,2.
使用太阳模拟器进行热平衡试验的附加外热流影响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2): 182-186.
doi: 10.12126/see.2015.02.007
|
[10] |
柳晓宁1, 郭鹏1, 申彬1, 曹志松1,2.
红外加热棒式外热流模拟器在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的性能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 32(4): 419-423.
doi: 10.12126/see.2015.04.015
|
[11] |
李学东, 魏传锋.
高超声速气流非结构化网格DSMC算法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 30(4): 375-379.
|
[12] |
裴一飞2, 王 晶1, 2.
航天器真空热试验中附加热流的分析及对策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 29(4): 409-413.
|
[13] |
吴大方, 潘 兵, 郑力铭, 王岳武, 牟 朦, 朱 林, 李松年.
高超声速飞行器材料与结构气动热环境模拟方法及试验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 29(3): 250-258.
|
[14] |
马 昆, 崔俊峰, 张晓丽, 王 涛.
基于神经网络的太阳电池阵热真空试验外热流模拟系统辨识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 29(2): 150-153.
|
[15] |
王刘杰, 黄伟芬, 徐水红, 周永康.
舱外航天服热试验外热流模拟方法改进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 29(5): 508-513.
|
[16] |
李 罡.
真空热环境试验新型不锈钢结构热沉
加工工艺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1, 28(3): 246-250.
doi: 10.12126/see.2011.03.007
|
[17] |
顾 苗, 刘劲松.
真空热试验中闭环温度控制参数分析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 27(5): 611-615.
|
[18] |
程海峰, 王奕荣.
基于VISA的程控直流电源控制技术在热流模拟中的应用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 26(4): 347-349.
|
[19] |
梁 佳, 刘劲松, 顾 苗.
MFA控制在热流模拟中的应用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 26(5): 431-435.
doi: 10.12126/see.2009.05.007
|
[20] |
孙 萌, 张 堪, 姜 军, 等.
舱外航天服热试验外热流模拟方法研究
.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9, 26(2): 134-136.
|